赋能研发团队:科亚一北化举办联合研发中心第二次专项培训,为建设中国最先进的双螺杆脱挥实验室持续加码

日期:2025-11-27 浏览量:38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何亚东教授亲临科亚公司现场

以《双螺杆共混改性原理》为题,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分享。

何教授作为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资深专家,系统性地剖析了螺杆挤出机作为聚合物共混“心脏”的工作原理,从固体输送、熔融塑化到均化混炼,层层递进,揭示了微观形态演变与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

分享会结束后,何教授与科亚研发团队参观了“聚合物共混改性装备联合研发中心”。该中心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先进、最专业的聚合物共混改性装备研发平台。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

就必须直面聚合物共混改性领域的核心痛点:

  • 共混目标的多样性,客户需求从简单的物理共混到复杂的反应增容,从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到特种工程塑料的功能化,可谓千变万化;
  • 加工设备流场的复杂性,螺杆组合、剪切速率与温度场的耦合作用,直接影响着分散相粒径分布与最终制品性能;
  • 需应对物料体系的高黏度特性所带来的高剪切生热与功率消耗问题;
  • 加工过程中物料流变行为和热行为随时间和空间动态演变所带来的工艺窗口窄、控制精度要求高等一系列难题;

... ...

为了系统应对这些行业共性挑战,联合研发中心配置了一套完善的研发与检测设备体系。每一台设备都在共混改性研究的链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研发中心检测室

平板硫化机用于将共混后的物料压制成标准测试样条,是进行后续力学性能评价的基础。也可将高分子混合物压成薄片,通过薄片分析混合物内分散状况和杂质的判断;

真空干燥箱与鼓风干燥箱确保物料在处理和测试前处于绝干状态,避免了水分对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性能的致命影响;

水分测定仪则精准量化物料中的微量水分,为工艺设定提供关键数据;

比重天平用于快速测定材料的密度,是鉴别材料种类、评估填充或发泡效果的有效手段;

电子天平精准度在小数点后3位保障了配方称量的精确无误;

熔融指数仪通过测量熔体流动速率,直观反映材料的加工流动性,是配方与工艺调整的重要依据;

差示扫描量热仪能深入探究材料的结晶、熔融行为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揭示材料的热历史与微观结构变化。

这些先进的设备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从原料处理、样品制备、性能测试到数据分析的完整闭环。研发中心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利用这一强大的硬件平台,系统性地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将不同的配方体系、工艺参数与最终制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关联,从而构建一个庞大而精准的“聚合物共混改性工艺性能数据库”,将以往依赖经验的“手艺”转化为可预测、可复现的“科学”,也是实现研发中心专业化、精密化运营的核心驱动力。

这个不断丰富的数据库,是科亚装备面向未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该联合研发中心立志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底气来源。当面对客户提出的新需求时,我们能够基于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的配方与工艺仿真和优化,为客户提供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极大地缩短了客户的研发周期,降低了试错成本。

科亚装备将以联合研发中心为创新引擎,不断丰富和优化核心技术数据库,共同推动中国聚合物共混改性技术迈向新的高峰。